老挝黄金赌场_澳门赌场app-【唯一授权牌照】

当前位置: 首页>聚焦新中国成立70周年
高歌奋进铸辉煌 凝心聚力谱华章
来源:   发布日期: 2019-09-28 21:22   访问量:

2500年的苏州,以敢为人先的勇气、改革创新的锐气、兼容并蓄的大气、求真务实的底气,不断书写着苏州经济社会发展浓墨重彩的奋斗历程,描绘出了千年古城的历史积淀和现代风韵。

新中国成立70年来,苏州在历届市委、澳门赌场app:的正确领导下,紧紧抓住每一次重大战略机遇,在发展中前进,在前进中突破,实现了“农转工”“内转外”“量转质”的华丽转变,创造出一个又一个“苏州奇迹”。

这是苏州综合实力全面提升的70年,是苏州全面深化改革的70年,是苏州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完善的70年,是苏州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的70年,也是苏州人民生活日新月异的70年。

70年栉风沐雨,70年砥砺奋进。站在新起点,展望新征程,全市上下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,凝心聚力,牢记使命,坚持新发展理念,以高质量发展引领转型升级,以高质量发展打造竞争新优势,奋力谱写新时代的绚丽新篇章!

关键词

经济发展

跻身全国综合经济大市前列

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。苏州地区生产总值由新中国成立初期1952年的4.38亿元,发展到2018年的18597.5亿元,按可比价计算,是1952年的1077.8倍。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,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.1%。地区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不足10亿元,到1986年首超百亿达到104亿元,走过了34年;从百亿到1996年跃升至千亿用了10年;从千亿元到2011年跨上万亿台阶用了15年。如今苏州一天创造的地区生产总值相当于1952年一年总量的11.6倍,相当于80年代初期一年的总量。

人均GDP达到富裕国家水平。1952年,苏州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仅为126元,1984年突破千元,1994年跨入万元级门槛,2011年迈上10万元台阶,2018年达到17.38万元。按美元汇率计算,2018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6259美元,高于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杭州等国内主要城市。

财政实力不断增强。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,苏州财政收入不断增加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1998年不足50亿元,短短3年到2001年就突破百亿,2011年突破千亿,2018年首超2000亿元,达到2120亿元。财政实力的壮大为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奠定了坚实基础。2018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952.7亿元,其中城乡公共服务支出1483亿元,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75.9%。

城市综合实力显著提升。中国社科院发布的《中国城市竞争力第17次报告》,2018年苏州综合竞争力列深圳、香港、上海、广州、北京之后居第6位。

关键词

经济结构

由数量扩张迈向高质量发展

产业结构向高层次方向发展。1952年,苏州三次产业比例为45.9:24.8:29.3,呈现“一、三、二”格局,属于典型传统农业经济模式。1972年,第二产业首超第一产业,标志着苏州进入工业化发展阶段。1987年,第三产业超过第一产业。2016年,三产比重首次突破50%。2018年三次产业比例为1.2:48.0:50.8,呈“三、二、一”格局,二三产业双轮驱动模式初步形成,现代经济的结构性特征越来越明显。

农业现代化持续推进。新中国成立初期,苏州农业生产处于自给和半自给状态。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,苏州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,特别是近年来,苏州不断强化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定位,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。全市农林牧渔总产值由1952年的不足10亿元发展到2018年的410.1亿元。高标准农田占比达77.7%,居全省首位。

工业向中高端迈进。目前,苏州拥有35个工业大类,涉及167个工业中类,489个工业小类,已经形成了以电子、化工、钢铁、电气机械、装备制造、纺织为主导的现代工业体系。工业增加值由1952年的1.06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8240.4亿元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在2006年突破1万亿元,2009年突破2万亿元大关,2013年超3万亿元,2018年达到3.34万亿元。近年来,苏州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,重点培育生物医药和新型医疗器械、集成电路、新型显示等十大千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。

服务业成为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。2018年苏州服务业增加值达到9450.2亿元,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50.8%,比1978年提高34.6个百分点,1978年以来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.6%。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1.3%,特别是金融、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尤为突出。

民营经济蓬勃发展。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总产值1.2万亿元,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6%。截至2018年末,全市市场主体155.96万户,按常住人口计算,每百人中就有14.5个市场主体。全国工商联发布的“2019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”“2019年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”榜单中,苏州分别有23家企业、26家企业入围,两项合计总数位列全国大中城市第三位,仅次于杭州、深圳。

关键词

投资消费

投资消费双轮驱动

投资结构提档升级。1952年,我市固定资产投资仅有700万元,1983年前全市每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不到10亿元,1992年首次突破百亿元,到2003年突破千亿达到1409亿元。2010年突破3000亿元大关,达到3618亿元,2011至2013年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突破4000亿元、5000亿元、6000亿元。同时,投资结构优化态势明显,投资领域由制造业项目向服务业项目、由低端项目向高端项目转变。2018年服务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75.7%。

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增强。1952年,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3.12亿元,到1978年逐步扩大到9.47亿元,到1992年首次突破百亿,达到107.2亿元,2006年超千亿,达到1123.6亿元,此后在2009至2017年的短短8年间,又由2千亿元连续跃升,迈上了5千亿元台阶。2018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46.9亿元。1978年以来,年均增长17.4%。同时,电子商务、平台经济、城市商业综合体等经营业态不断涌现。2018年全年电子商务网络零售交易额超2000亿元;全市快递服务企业完成业务量12.5亿件,业务收入155.79亿元,全市快递业务量及快递业务收入均居全国城市第八位。

关键词

放型经济

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

从以丝绸为主的外贸生产起步,到1987年获得外贸自营进出口经营权,苏州外向型经济迅速起步。上世纪90年代后,苏州紧紧抓住国家对外开放和上海浦东开发的战略机遇,外贸、外资、外经“三外”齐上,合作、合资、独资并举,开启了开放型经济的全面腾飞。同时,积极主动参与“一带一路”、自贸区、自贸试验区等国家战略,在全球范围集聚优质资源。

1990年,全市进出口不足2亿美元,1999年、2004年、2007年、2011年进出口总额分别突破100亿美元、1000亿美元、2000亿美元、3000亿美元大关;2011年至今,全市外贸规模总体保持在3000亿美元以上,2018年达到3541亿美元,是1990年的1883.6倍,1990年以来年均增长30.9%。

贸易结构持续优化。进出口产业种类由改革开放初的粮油、轻纺等初级产品和轻工产品发展到优质农产品、生物医药制品、电子信息产品、精密机械、汽车零部件等,外贸产品更加多样化,结构优化明显。

招商引资硕果累累。从1984年引入第一家外商投资企业起步,到2018年末,苏州实际运营的外企数达16205个,累计批准项目数2.28万个,累计注册外资2281.4亿美元,累计实际使用外资1280亿美元。有153家世界500强企业在苏投资。

对外经济取得新突破。1987年批设了第一个境外投资项目,到2018年境外企业数累计达1835个。2000年以来中方境外投资额累计达168.8亿美元。

开发区成为对外开放先行区。从全国第一家县级自费建设的昆山经济开发区,到全国第一家内河港型保税区张家港保税区,再到全国首批出口加工区、综合保税区,并获批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的工业园区,苏州拥有国家级开发区14家,省级开发区6家,综合保税区7家,保税港区1家,是全国开放载体最为密集、功能最全、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。

关键词

创新驱动

科创综合实力全省第一

科技综合实力稳步提高。苏州连续多年位居福布斯“中国大陆城市创新能力排行榜”前列。连续8次入选“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十大城市”。科技创新综合实力连续10年位居全省第一。2018年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4.5%,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处于第一方阵。

企业创新基础夯实。2018年末,全市高新技术企业5416家,民营科技企业15531家,连续多年保持全省第一,涌现出了信达生物、同程网络、基石药业等高成长性创新领军企业。

创新载体日臻完善。2018年末全市拥有省级以上公共技术服务平台60家,其中国家级15家;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32家;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505家;省级以上工程中心(实验室)90家。目前累计与牛津大学、哈佛大学、清华大学、中科院等国内外230多所高校、科研院所建立了2300多个产学研联合体。

集聚高端领军人才。2018末全市各类人才总量276.48万人,其中高层人才24.49万人。高技能人才累计达到57.68万人,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达833人。目前“国家级人才引进工程”累计达到262人,其中创业类人才135人。省“双创人才”达873人。全市博士后工作站点总数达487个,累计招收博士后993人。

关键词

城市功能

城乡一体融合发展

城市布局不断优化。以高站位、宽视野规划城市布局。1992年和1994年先后设立苏州高新区和工业园区。2001年初,吴县市撤销,设立吴中、相城两区。2002年,苏州高新区与虎丘区合并。2012年吴江撤市设区,平江、沧浪、金阊三个区合并设立姑苏区,提出中心城区“一核四城”发展新定位,中心城区首位度大幅提升。

城乡一体融合发展。苏州始终把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,通盘考虑、统筹谋划,实现全域一体发展。2014年3月,国家发改委批复将苏州列为“国家发展改革委城乡发展一体化综合改革试点”。

大交通格局基本形成。2018年末全市公路里程数达12173.2公里,路网密度140.6公里/百平方公里。苏州成为国内第一个开建城市轨道交通的地级市,轨道交通1号、2号线、4号线、高新区有轨电车1号线、2号线相继开通运营。

关键词

居民生活

获得感、幸福感持续增强

居民收入实现量的跨越。改革开放后,随着经济的发展,居民收入水平大大提升。1981年,苏州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455元,1986年突破千元大关,2001年突破万元大关,到2018年首次突破6万元,达63481元。1978年,农民人均纯收入仅226元,2007年破万元,2018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2420元,年均增长13.2%。多年来,苏州城乡居民收入均位居全国前列。

居民生活实现质的飞越。2018年,苏州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7403元,是1985年的47.5倍;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587元,是1978年的118.9倍,年均增长12.7%。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由1981年的57.3%下降到2018年的25.1%;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1978年的55%下降到2018年的25.2%。2018年,苏州汽车保有量391.1万辆,居全国大中城市第5位。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82.4辆、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66.0辆。住房条件显著改善,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45.8平方米,农村居民达到67.5平方米。

社会保障不断完善。苏州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起步于1985年,2003年在全国率先建立新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,2011年苏州城乡低保标准并轨,2012年率先在全国实现城乡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全面并轨。城乡社会保障水平多年保持全国较高水平,2018年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945元/月,比2012年增长65.8%。最低工资标准2020元/月,是1995年的9.6倍。

就业创业体系更加完善。苏州连续多年将“提供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10万个”“开辟公益性岗位8000个”列入政府实事项目。2011年以来,全市累计新增就业137.62万人,2013年以来苏州籍高校毕业生当年就业率达98%以上。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较低水平,2018年为1.78%。

关键词

社会事业

教文体卫等事业全面进步

教育事业全面跃升。1982年,率先基本普及小学教育;1992年,率先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、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;2007年,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;2013年,率先成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地级市。2018年,苏州财政教育支出313亿元,教育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16%;全市拥有各类学校数799所,在校生146.4万人;幼儿园821所,在园幼儿数35.3万人。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保持100%。

医疗卫生事业持续发展。截至2018年末,苏州共有卫生机构3380个,拥有卫生机构床位6.89万张,卫生技术人员8.52万人,分别为1949年的125.2倍、88.6倍和27.5倍。苏州平均预期寿命由2000年的77.56岁提高到2018年的83.54岁,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。

文化事业繁荣兴旺。2014年,“大运河苏州段”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,苏州成为国内世界遗产点最多的城市。目前全市拥有15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,拥有文物保护单位831处,其中国际级59处。2013年以全国总分第一的成绩入选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。

体育事业蓬勃发展。2000年,张军在悉尼夏季奥运会夺得苏州历史上第一块奥运金牌,迄今为止苏州共有5人8项次获得奥运冠军。2018年举行各类全民健身活动5000余项次。截至2018年末,苏州累计建成健身步道2200多公里,城乡一体“10分钟体育休闲生活健身圈”基本建成。

关键词

生态环境

打造苏城绿水青山

生态环境建设持续推进。在全国率先出台《苏州市生态补偿条例》。2013年苏州市成为全国首批地级国家生态市,苏州及下辖四市、五区均被确定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。

环境质量不断改善。2018年,苏州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73.7%,比2013年提高14.2个百分点;市区PM2.5年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40%。水质明显改善,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取水量比例达到99.3%,地表水好于Ⅲ类水质比例达到76%。

节能减排扎实推进。以环境先行倒逼经济转型升级。2013年以来累计劝退、拒批不符合环保要求建设项目1260个。2018年单位GDP化学需氧量排放强度、单位GDP二氧化硫排放强度、单位GDP氨氮排放强度、单位GDP氮氧化物排放强度分别比2014年下降40.4%、48%、36.4%和46.8%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相关稿件